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超强的思维方式,或改掉拖沓的习惯,让生活和工作趋于完美。
然而在现实中,却总是干出很多三分钟热度的事情,不能持之以恒。
仅仅聚焦于行为的改变,不但会花费很多时间,还可能会徒劳无功。
因为行为并不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相反,它是由比它更高阶层的事物决定的。
在中小企业管理当中,最高决策或管理层常常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自叹。
明明我的方案或思路对企业管理或变革是有益而无一害,中层以下及管理层就是在工作达不到所想的结果和过程。
于是悲叹企业无人可用、执行力差、不理解决策的意图,有了这种想法从而让自己忙碌起来,事事亲为,事事安排,事事跟踪......
最终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其实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不是你的毅力不够强大,而是没有找到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
只有突破更高阶的事物,才能做出你想要的改变。
升维思考正是那种能将我们带向高阶的思考方式。
格局思维
企业管理的眼界和心胸,往往代表企业的方向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到底能走多远,决定企业管理团队的心怀和激情,更是引导员工对企业的向往和期许。
制度的迭代设计,不断满足和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从制度、流程的设计,减少过多的中间管理环节,以最简单的运作思路和表达,让相应的岗位都清楚和明白,表达不留漏洞,但要留接口,以便日后不断修正和完善。
企业管理中,需要的是管理者的格局。
格局大小决定企业在这个市场的舞台中的角色,角色的转换更需要有足够的创新意思,而创新是要我们利用数据的分析定位来撬定。
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核心竞争思维
核心竞争是企业生存和永续经营的动力。
现代企业的核心是企业聚变能力,也就是企业在解决问题处置能力和创新能力,换句话就是企业团队聚变能力。
企业团队就分层级管理和定位,这叫有差别的管理模式。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对其聚变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企业决策层是要对市场对生活的前瞻性进行预判和企业格局进行定格;
企业高管层是对目标进行策划和实施并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评定和数据分析;
企业中层管理层是对目标进行实现。
这些团队最核心的在于:
是否是一个真团队;
是否目标一致;
是否存在“山头主义”;
是否专业和管理技能达到一定水准。
如果没有这些数据支撑,其团队的聚变能力会减弱,最终带不动这些部门的运转和实效。
这种“弱电力”现象是我们企业应及时充电的能力。如果不及时充电这种聚变能量就不会持续,更达不到企业核心竞争的优势。
战略“引领者”思维
战略创新乃企业之本。
任何企业发展战略都是针对一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制定的,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毫无疑问就应该与时俱进、调整或重新制定发展战略。
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从本质上使游戏规则发生改变,打破当前的竞争格局,从而摆脱竞争弱势地位,成为产业中新的“引领者”。
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不同企业产生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有些企业会因此扩张、发展、壮大,有些企业则会逐渐走向衰退行列。
在企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阶段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确保调整目标的顺利完成,发挥良好的战略思维,成为企业龙头的“引领者”。